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 | 作家部落

原创 2017-02-12 陈颖 开智部落

img

— Live170119003 —

十三维按:「音乐是一切艺术的总指挥,就如数学在科学中地位一样」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如是言。而在去年,美国著名摇滚、民谣艺术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也曾让被音乐感动的人们为之振奋。艺术的存在就是要打破界限,甚至包括她自身。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开智作家部落的陈颖同学分享的,就是这样一部有着奇怪标题的有趣小说,一首《Blowing in the Wind》的小细节,非常微妙的穿插在小说里的每一处。如果你想读这篇文章和原著小说,也建议先回顾下这首经典歌曲哦。以下全文约4000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img

作者介绍

我介绍吧 —— 寿险规划师、跳跃思维、不吐槽会死星人。

本人不太擅长写作,但是特别喜欢文学进行一些奇怪的分析,也许这些分析能给大家一些新视角吧。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做解析

img

《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简介

  • 作家:伊坂幸太郎
  • 故事简介:两年前
  • 主人公:琴美、多吉、河崎
  • 故事简介:琴美和多吉偶然发现虐待小动物的元凶三人组,而在这个过程中,元凶三人组产生了将虐待对象由动物升级成人的想法,并选择了琴美作为对象,多次对其惊吓和绑架未成功。多吉和河崎一直保护琴美,琴美从一开始的恐惧到勇敢的反击,最终还是在报警追捕虐待元凶三人组的过程中,因为意外身亡。 两年后。主人公:「河崎」,我无意当中结识「河崎」,并无意当中参与了「河崎」的复仇计划,「河崎」的奇怪举动和人格魅力让我对他产生好奇心,了解到两年前的故事。其实两年后的故事就是「河崎」的复仇计划。

打开这本书的正确姿势

这可是一本有背景乐的小说哟。

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

1)并不重要的细节,基本上所有角色认识都和这首歌有关系,然而却是贯穿整本书多次重复出现的细节。、 2)两个反差:本身严肃歌词和轻松曲调的反差,轻松曲调和两年前故事恐惧氛围的反差 3)两个一致性:因为两个反差构成的歌词和小说主题的一致性

img

附歌词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将其永远禁止?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可以回首多少次

pretending he just doesn’t see? 只是假装他没有看到

How many ears must one person have 一个人要倾听多少次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到人们的呼喊?

And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他才知道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太多的人已经死亡?

反差及对立对增加读者印象的重要性

  • 反差一:情绪反差,轻快对恐惧
  • 反差二:主人公三人组v虐待三人组 友爱v残忍
  • 反差三:隐藏情绪反差,虐待三人组谈起虐待动物是及其快乐享受有意思的(文章对话传递了轻快戏谑),这里有一个隐藏情绪,就是常人对待这种事情是厌恶、愤怒和难以忍受的。
  • 反差四:主人公反差,河崎,表面玩世不恭好看花花公子的形象,但其实是认真缜密的人,因为他的认真多次阻止虐待三人组迫害琴美。
  • 反差五:主人公反差。琴美,琴美面对自己成为虐待对象这件事情是懦弱、恐惧和无力的,但是在动物成为虐待对象这件事情上却是勇敢、坚定和果断行动的。
  • 反差六:多吉两年前是个随和温柔的人,但是在两年后的复仇却是及其残忍的人,这样的反差塑造了这个人对女友琴美的感情。
  • 反差七:行为反差,宠物虐待时间,河崎通过调查能找到虐待三人组,琴美和多吉能很容易就遇见,但是警察就是破不了多起连环宠物虐待案。
  • 反差八:认知反差,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书中多起细节表示了,大家把连环宠物虐待案仅仅作为谈资,警方没有行动,宠物爱好者也并没有太多的反抗和追踪调查行动,仅仅因为受虐待的对象时宠物,所以警察和大众都没有作为。。 然而,现实是,虐待三人组仅仅是拿宠物当虐待练习,迟早有一天他们要把对象升级成人,从宠物到人,在常人的认知里根本想不到,但是对虐待三人组来说,只是一念之差的事情。认知和现实的反差。
  • 总结:反差深化了读者的在阅读感上的情绪体验,反差使主人公具有了更立体和鲜明的形象,反差突出小说要探讨的深层次的主题,引起读者的认同和反思

隐藏的情绪——「愤怒」

个人感想,我个人认为作者想表达愤怒,但是却不是用愤怒的体验来表达愤怒。你在整个小说里能感到,紧张,恐惧,无力,伤心,失望,也能感受到深刻的爱,友谊,温暖,关心,牵挂,思念。在整个阅读体验中你是感觉不到愤怒的。

然而读完书回想整个情节,是什么让河崎开始缜密的调查和缜密策划复仇计划,让琴美从懦弱变得勇敢,让多吉从随和变得残忍,你当然可以说是爱,但是,仅仅是爱就会变成这样么,警察承认时间很严重但是因为对象不是人所以无法作为,宠物店主虽然害怕担心采取防范措施却不愿意去参与追踪的行动,民众对虐待行为的认识不足,在面对爱的人却没有任何办法看着虐待者肆无忌惮,逐渐就会累积成一种愤怒,愤怒总要有一种方式去宣泄表达的。

多吉最后用鸟葬的方式虐待「」唯一的成员,施虐受虐的对象转换,好像是象征着一种胜利,可是琴美再也不能回来。

今天看见一句话,缺席反而是最高级的存在形式。我会认为这是这篇小说最精妙的地方。

我是一个喜欢做文学分析然而却并不擅长写作的人。谢谢大家。

互动问答

Q1: 这本书有拍成电影吗?

:对的,这本书有拍成电影,大家在A站上(AcFun)直接搜索「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就出来了。这部电影的BGM很不错。但还是建议大家还是先读原著,我感觉还是看小说的时候更震撼些。

Q2: 能再朗诵下你对这部作品感想的那首诗吗?

:好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要经过多少次恐惧, 在勇敢到来之前。

要经过多少次挣扎, 才知道要坚定的反击。

要经过多少次容忍, 才学会抗拒。

要经过多少无知, 才换来远见一样的重视。

要经历怎样残酷的现实, 才有表面上的云淡风轻。

在我读这本书所看到的意义,想法太多,脑子混乱,越是深刻的东西反而越说不清。所以写了首短诗,反而感觉能表达清楚了。

Q3: 能讲讲「重复」这个写作技巧吗?

:重复,看起来看着蛮简单的。但是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小说都有在用这样的技巧,就比如说今天讲的这部小说提到的主要的小细节是,鲍勃迪伦这首歌是,然后还有那个广辞苑那本书是。

我记得之前有看欧美的一个文学作品叫做《生命清单》,这部作品里老是重复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巴宝莉男,很奇怪。但是这个巴宝莉男,最后果然对那部小说很重要。很多的小说,主要重复的都是从一些小细节开始,那个小细节,其实作为读者的时候,你一开始是注意不到的,感觉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他重复着,重复着重,等你把整部小说看完了以后再回去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它像在串珠子一样,一个项链的一个绳子,然后把珠子一个一个串起来了。正是在重复的过程当中,这些珠子才能连成一个漂亮的项链。但是我今天准备的素材不够,等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相详细分享。

(编辑:十三维 2017-2-11)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

阅读原文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