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Note161222003
从左写到右——艾柯的创意写作 | 作家部落
-- Note161222003 --
十三维按:艾柯,这个可爱的意大利老头,绝顶的头脑里既充满了真知灼见,又不乏幽默风趣,既是欧洲知识分子有文化的象征,又是广大推理迷心中的小说大师。这不,作家部落的第二个月主题就从这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和作家开始了。同学们读罢,无不大呼过瘾,甚至欲罢不能。下面就是身为科研人员却又爱好文学的刘杰同学一篇阅读感想,从文本上给我们刻画出了,艾柯这个人见人见的老头睿智有趣的一面——以下全文约 3200 字,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分享嘉宾简介
走在马拉松、读书、写作路上的85后科研狗。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在科研的世界里探索真理,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挑战自我,在光影的世界里体验生命,在书籍的世界里寻找智慧。期待在未来能用文字去分享生命,影响生命。
正文
安伯托·艾柯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意大利作家,同时也身兼哲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多种身份。其广泛的学术研究范围,渊博的知识造就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又多重。而这个月读的《艾柯谈文学》、《悠游小说林》、《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三本著作正是艾柯璀璨星河中的寥寥星辰。艾柯带我们在畅游小说林的同时,也将自己小说创作的方法,技巧,心得和盘托出,让我们见识了一位真正博学的作家是如何进行创意写作的。也引导我们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去和作者进行真诚的沟通。
通过阅读《艾柯谈文学》(王尔德:悖论与警句)一章,我不但更深刻的认识了格言&警句,悖论等术语,也明白了真正一流的作家更注重叙事文本的力量,逻辑构造的美感,鲜活有力的证据,故事角色的魅力,故事情节的设计,写作语言的简洁,而非那些貌似蕴含真理,实则低俗可鄙的陈腐论调。对于写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无论是讲好一个故事,还是讲清楚一个道理,作家必须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真诚,作家对读者的尊重就是对他自己及其作品的尊重,也是对写作这门技艺最大的尊重。
而在读《悠游小说林》时更是受益匪浅。首先,我懂得了不但要让自己去知识的源头捧读经典,更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模范读者,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同时,去发现模范作者,去理解作者需要从读者身上需要的东西,才能成为更好的创作者。其次,艾柯在带我们穿过小说林时,让我们看到了
小说闯入生活对历史的影响力,尽管我们在小说林中的漫步无法拯救当今世界的悲剧。然而,这些漫步让我们了解了小说塑造生活的机制。时不时地,其产生的结果也会天真愉悦,就像你去贝克街朝圣时的心情,但另一些时候,生活被转化成了噩梦而不仅是梦。厘清读者与故事、小说与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能让我们配出一剂药方来治疗昏睡中的理性。
无论如何,我不会停止阅读,也不会放弃电影,因为正是从书籍里,电影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自己存在意义的普遍公式。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总在找一个与我们的来源有关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自己如何出生,又为何活着。有时我们寻找一个广大无边的故事,一个宇宙的故事,有时则是我们自己个人的故事。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电影,听什么样的音乐,写什么样的文字。你会相信那些经典,榜样,梦想和坚持,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利用生命去体会生命,利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在《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里,我们学会了采用艾柯双重译码的策略,在写作时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既要满足一般大众的故事性,有趣性的需求;也要满足部分小众更高级的需求。 我们也体验到了清单无穷的魅力。一份实用的清单可以是购物单、图书馆目录或收藏清单、餐馆菜谱,它们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而诗意清单则变成了作家写作野心的最好诠释。希腊神话中人物,荷马史诗中的角色,《山海经》中的神怪,博尔赫斯在《想象的动物》中煞有介事介绍的动物,这些都成为了作家创作动力。用艾柯的话说:「他们所以开清单,并不是因为他们技穷,不晓得要如何说他们想说的事情,他们以开清单的方式来说他们想说的话,是出于他们对过度的喜爱,是出于骄傲,以及对文字的贪婪,还有,对多远、无限的知识——快乐的知识——贪求。」
虚构是诗意清单的本质,想象力是诗意清单的界限,作家的大脑是诗意清单的容器。
艾柯也让我明白了伟大的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他们的悲剧英雄不但不能逃脱严酷的命运,反而会坠入深渊——他们亲手挖掘的深渊——因为他们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而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如此盲目地走向不归路,却无法阻止他们。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由中谷美纪饰演的松子、《梦之安魂曲》中的哈里-戈德法布和母亲萨拉-戈德法布,女友马里昂以及好友泰伦、张艺谋导演的《菊豆》中的菊豆和天青、贾樟柯导演的《小武》中小武无疑不都是这样的悲剧英雄。而且他们早已活在了他们存在的电影之外。经过岁月的积淀,观众集体的想象力已经在他们身上做出了情感投资,把它们转换成「游动不定」的个人。
在《幸福来敲门》中,当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父亲通过面试的那一刻,我们和他一样喜极而泣。当我们在《熔炉》的片尾看到那些曾数次性侵小学生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依然逍遥法外,为此伸张正义的律师们却无能为力,我们都感受到了同样的的无助与愤怒。
那些曾经让我们欢笑,愤怒,担忧的荧幕人物,其实一直活都在我们的生命里,无论他们出自的影片本身是否经典,初衷是什么,对我们而言都是礼物。不过伟大的电影,伟大的艺术作品却能够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反思,对生活,对人生,对自我更深刻的的认识与反省。
时至今日,我们可曾找到了那个我们总想在书页里,电影荧幕里,或者马拉松赛道上找到的故事?我期待着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在一本不期而遇的书里,也许,邂逅在一部久违的老电影中,也可能是奔跑在未来道路的某个瞬间。那一刻,我成了自己生命故事的书写者与体验者,然而生活是残酷的,对你对我都一样,还好,我们还有书籍,电影,马拉松。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读书,无以为乐趣;不卡片,无以为作家。
(编辑: 十三维 )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84Tg8f
投票 看完文章,你的想法是:
- 我也爱死艾柯这个老头了
- 艾柯的学问和写作,简直是典范哇
- 文学,一定要尊重读者
分享导语:不读艾柯,你依然可能还会以为好的小说是作家们的灵光一现,而不知这后面的光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