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学习共同体 | 通识部落

-- Note161127001 --

十三维按:出生和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镇,没有显要的文化家庭背景,甚至地域信息交通都远逊几大城市,但入住开智通识部落之后的蓝玲同学,却着实让大家感到惊艳。不仅是因为她摘获了部落月度的「红牛奖」,更因为她表现出的那份理性与从容,由骨子里散发出的「成长型心智」,让其他同学都深受鼓舞。下面就来听下她的心路历程,以及她的「卡片」知识分享。以下全文约 5000 字,阅读时间约 7 分钟。

分享嘉宾介绍

小镇女青年,曾走出,又回来,到了尴尬的而立之年。按照正常的人生时间表,这个阶段应该是家已成,业初立,而自己,一无所成,于是,停在这里,想着怎么挽救后面的人生免于水深火热,免于行尸走肉般的活法。看到有小伙伴用「设计精巧」来形容开智部落 ,觉得真的好贴切。个人认为,这种精巧在于它的兼容性,既可容纳高阶学习者,也可容纳低阶学习者。高阶学习者输出分享,低阶学习者适应模仿,各自独立又交互,形成了独特的「开智学习范」。作为部落中一个低阶学习,在这里寻找到新鲜的学习的感觉并有所得,是一件很畅快的事情,所以,以字记录,不求华美,只希望文字足够真诚。

心路——感恩,遇见「学习共同体」

有天,突然有个念头:哪天,不在开智部落了,怎么办?猛然心中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讲真,我在部落是个资深潜水员,未曾参加过讨论,未参加任何活动,只是像个听话的小学生,及时领作业,按时交作业。刷伙伴们的讨论及卡片,羡慕他们的思辨能力;看直播,羡慕伙伴们这种把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能力。每每此时心中感慨,虽然身处同一部落,但我们的差距,不是一条鸿沟,而是一条德雷克海峡(此处应有一万个泪流满面的表情),更甚,有些优秀的小伙伴年龄还比我小很多(德雷克海峡给我再加几条)。

你以为我要说,然后我就在心中暗暗发誓要怎么怎么样,进而愤起努力奋力直追了吗?当然没这个梗,人过而立之年,已知自己对自己食言的囧,也知自己打自己脸的疼,加之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懒,不喜欢重度压力,追求闲适生活的人。我还是这样,保持原有的生活与学习节奏,没有刻意延长学习时间,也没有刻意强迫自己输出(嗯,没加入部落之前周末偶有的喝着小酒看美剧的乐趣换成写卡片了,但觉得是很自然的替换,心中没有不快与抵抗之感)。只是享受部落的氛围,感觉有一种积极的力量,源源生发,绵绵不绝,虽不能给你洪荒之力,但只要身处其中,便不会停止学习的脚步,不会堕落。每思及自己能与那么多优秀的伙伴发生一些联系,总觉幸运非常。也许这就是阳志平老师一直强调的「同侪压力」,但我也蛮喜欢倪考梦老师「同侪动力」的说法,也许也是不喜欢压力这个词的负面暗示意味,觉得负面的词汇会扰乱心气。

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阳志平老师说,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要点有以下几个: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在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被称为策略知识。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看到issue上聊聊这个月感悟和收获的话题时,在想,我要怎么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能跟小伙伴们分享什么干货?当文首的问题“哪天,不在开智部落了,怎么办?”这个想法出现时,才发觉这一个月,最高兴的,不是输出了多少张卡片,知道多少人名多少术语,而是能加入开智部落这个「学习共同体」这件事实本身。

「学习共同体」、「同侪压力」、「源头知识」等等简单术语,其实早就接触,然而总有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隔阂感,直到加入部落,才算真正与它们亲近(也许也有理解得不到位的地方)。这算是小白感悟吧。作为学习小白,有时学习沮丧之时也会有这样的念头,学这些干嘛,我又用不上,也不知道怎么用。这当然是跟自己赌气的傻话,阳志平老师在《读书十二问》中说过:“源头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它往往不在人们学习舒适区以内。所以你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从不同侧面来掌握这些源头的知识。”段亦波族长的卡片心得有这么一句话:“深挖几个概念,看看族友们的输出,这种感受会在你脑中形成比较深的记忆,埋下种子,知识那么多,当你需要时,他们会和你再次相遇的。”也觉得颇有共鸣。何况,人不学习,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此记,一为「感恩」,感谢阳志平老师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这样的学习小白如获瑰宝,亦感谢部落的小伙伴,带我玩耍带我向前。受益却没能有好的分享,心生惭愧; 二为「幸运」,这世上有那么多的学习平台兴趣部落,上有那么多的导师与成员,而我偏偏进了开智部落,偏偏遇见这样一个高明的阳志平老师和这样一群高格调的小伙伴。幸甚至哉!

分享——可习得的理性

曾很装地说过要感性生活,理性思考。其实原来根本不懂什么是理性,更不懂怎么思考;曾以为高智商与理性是正相关关系,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斯坦诺维奇告诉你,聪明的总统,也可能患有理性障碍。理性障碍是什么?——尽管具有足够智力,却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那怎么才算理性思考?——理性思考,意味着梳理恰当的目标,基于目标和信念采取行动,以及持有与可得证据相符合的信念。既然如此,重点问题来了:理性是否可以习得?斯坦诺维奇的答案很鼓舞人心,可以,且比智力更具可塑性。

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中提出「双重加工理论」,即人类大脑同时具有类型一和类型二两种加工过程。类型一加工的特征是其自主性,执行速度快,计算负担小;类型二加工则与之相反。然而类型一加工比较粗糙,在一些极为重要的情景需要精细加工和分析时,则要用类型二加工。类型二加工分为两类:「反省心智」和「算法心智」,加上类型一加工的别名「自主心智」,就够成了「三重心智加工模型」: 自主心智受到进化与内隐学习影响; 算法心智就是传统意义上智商测验考察的能力; 反省心智主要指对人类心智过程进行监控,帮助执行决策与判断。

理性概念包含两方面内容:反省心智的思维倾向和算法心智的效率。在此,斯坦诺维奇引用了「心智程序」这一概念,这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理性障碍出现,是由于「心智程序缺陷」和「污化的心智程序」的影响。至此,我们知道,要治愈非理性,即要解决心智程序问题。针对「心智程序缺陷」,斯坦诺维奇给出良方如:「完全析取推理」「思考备选假设」「概率论思维」「推导因果关系」「使用执行意图」「使用代理人物」;针对「污化的心智程序 」,亦有良方如:「可证伪性原则」「模因学语言」。当然良方不止于此,理性习得有赖我们进行更深入学习。

人类大脑爱偷懒,总是在想办法减轻认知负担,从而使人类成为「认知吝啬鬼」,这是进化造成,是进化使得低能耗的类型一加工成为人类大脑默认的加工模式。幸而理性可习得,并有斯坦诺维奇这样的智者,给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清扫追求更好生活、达成人生目标路上的更多障碍。

卡片——人类理性偏差

术语卡

  • 术语: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 印象:指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 例子:聚精会神听唱片中的交响乐时,由于光盘有刮痕,快结束时产生了令人厌恶的声音,糟糕的结尾往往“毁了全部的体验”。
    • 出处: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第35章
  • 术语:完全析取推理

    • 印象:完全析取推理是指面临诸多选项做出决策时,或是在推理任务中选出最佳问题解决方案时,对所有可能性及其结果进行分析、采择的思维过程。
    • 例子:对安妮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这道题目上的错误率高达80%。原因是人们只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最简单(错误的)推理,而没有进行稍复杂但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完全析取推理。
    • 出处:基思·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P69

反常识卡

  • 反常识:在没有明确告知需要使用完全析取推理的情况下,高智商人群采用简单推理方式的可能性与普通人相差无几
    • 印象:相对于普通人的不假思索,高智商人群在寻找问题答案时会对信息进行加工推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 例子:研究发现,高智商人群在解决安妮问题及其他相似问题时的正确率和普通人相仿。如果在解题时给予提示,那么高智商人群的反应会更快,更有效率。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使用简单的认知方式去解决问题。
    • 出处:基思·斯坦诺维奇《超越智商》P69、P70

金句卡

  • 经验自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忆自我有时又是错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并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而决策也正是由这个自我做出的。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的就是储存记忆,这么做未必是为了未来的体验。这就是记忆自我的专制性。
    • 出处: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第35章

人名卡

  • 人名: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2.15——1832.6.6)
    • 印象: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 例子:边沁主张个人和经济自由、教会和国家的分离、言论自由、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离婚的权利,同性恋行为合法化。他呼吁废除奴隶制、废除死刑和废除体罚,包括儿童的。他近年来也被称为早期的动物权利倡导者。在最著名的著作《道德和立法原理引论》中,边沁阐述了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包括两个原理:一是功利原理和最大幸福原理,二是自利选择原理。
    • 出处: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remy_Bentham

(编辑:十三维 2016-12-2)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二季开智部落!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i0aFvc

投票 看完文章,你的想法是:

  • 棒!这才是成长!
  • 通识部落第一个月的主题太好了
  • 现在是学习共同体时代,好想快点加入部落!

分享导语:钻戒有什么故事?它放射出光芒,吸引着人们的眼神,闪烁出你我心中所念想的一切故事。你相信它,还是不相信它,都在阅读它——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