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5-Note170111003

凋寒:《镜溪》的创作及兼论科幻 | 作家部落

-- Note170111003 --

十三维按:本周三,开智作家部落举行了凋寒同学作品《镜溪》的「故事品鉴会」。会上小魔女凋寒不仅回答了部落同学的问题,还分享了她进行快速创作的心得体会。同时,在 GetHib Issue主题上有关「科幻」讨论也同样十分精彩。下面就是全部相关分享内容记录,希望能给大家创作带来收获。以下全文约 4600 字,阅读时间约 6 分钟。

品鉴文章

「镜溪」の Q&A

大家好,我是凋寒,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第一次品鉴会拿我的作品开刀,非常荣幸。

Q1. 请问取「镜溪」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没啥含义,快速写作,所以用的是脑海中的第一句诗句,一夜飞渡镜湖月+剡溪。加上镜溪星设定海洋覆盖率比较高,就用了这个。

Q2. 为什么让两个人都穿绿色的衣服呢,纯粹是自己喜欢还是有其他考虑。比如更契合情景什么的。

:(笑)……军人的话一个想到的是迷彩服。然后露生的话,我想到的第一个衣服是《赎罪》里那条经典的祖母绿裙子,非常好看,也很心水。我个人也非常想要一条祖母绿礼服裙,所以就让笔下人物玩了一次换装游戏。

Q3. 我觉得名字很影响写作的感受,好名字能带作者和读者更快入境。

:同意,所以张爱玲非常喜欢看报纸和电话簿上的名字。平时也多积累人物卡和人名。想名字非常头疼。最好能有点隐喻和暗示。

Q4. 魔女认为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样的情绪和感觉会让你着迷,以致会想在文中完美无损的再现那样的感觉?

:悲剧 + 细腻 + 古风。我喜欢的情绪是那种能虐哭我自己的。得不到,求不得。命运,错过。

意象:如何快速写作

核心意象,一个画面感的东东。比如这次我的画面感是这个:

他说,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当初的那个露生,我们一起跑过了原野,一起跑过了高岗,风吹过麦草,新芒飘起月光……你永远是那个跑在我身后的女孩儿。 她忽地笑了,终于转过头,正面看着他,那双黑沉沉的眸子凝出了一抹微光。眸子里最后的一丝眷恋却也冷去。就像芒草过不去的冬季,枯黄的流年,沧桑而悲凉。她轻声道,「……这种话,你留着骗自己吧。」

然后从意象里面寻找矛盾和冲突

比如这个意象,矛盾是正对-侧对,女主角细微的体态。冲突是过去与现在,和自我欺骗。

当然这里我原来也是腹黑地想反一个套路,电视剧里,总是有重逢的人想死灰复燃,于是说:你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个过去的样子。

那么继续说下去。什么时候女主角会不愿意正面面对一个人。他们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值得自我欺骗?

加上最近在练习科幻,于是堂而皇之地把背景放在未来上演。

意象确立之后,你要设定一个背景。黑洞纯属个人趣味,加上那天买了一条黑裙子……嗯,就加了一句

或者是同类,一起在虚空无见之地,上演一场宇宙华尔兹,在黑色的夜里穿上黑色的裙子,互相旋转,合而为一。

其次,我们来看看快速写作的套路。单线还是多线。这里我用了一个很简单的二元对立。

  • 二元:对立与交错。

云生的云开月明是个正面的意象。露生的「薤上露,何易晞」,其实是一首挽歌。也暗示了双方的命运。

势力的对立,性别的对立,他们个人成长路线的对立,价值的对立。

都可以为作品添加一定的景深。推动剧情。

然后是这次快速写作我收获最大的一个技巧。

  • 拼图:告诉读者 2+2

实际上这个结局的真相需要读者进行一点小小的推理。比较可惜的是只有欣怡问了我最后是云生是不是杀了露生。大家好像在关注其他地方。甚至还有小伙伴关注我行文当中的破折号——这个对写作者感觉还是有一点挫败的,毕竟故事写出来,也希望大家围观故事。

最后一个部分,

  • 蛛丝马迹:故事告诉你答案

其实我们感觉的出来,意象只是一个图景,同样的意象,最后的结局也大不相同,作者在到达结局之前,需要进行推理。但是你刚开始是没有头绪的,这个时候有点像侦探,一边发现新证据,一边进行推理,随时准备推翻,或者随时发现决定性证据而盖棺论定。

所以快速写作的时候,你常常会根据你已经写出来的上文,进行推理。

我的推理真正发生的时候,在:

露生算是失败的女人吗?——她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一人垒起的高楼,一夕之间塌得零零落落。她以前不懂,没想过这么复杂。或者她以前没想过要垒起什么高楼。想要什么头衔,她可以自己加给自己,终于头衔加的越来越长,一句一句,把她漂亮起伏的颈椎压弯了。

要是有小伙伴过来围观我现场写作(当然我一般不会让人围观哒哈哈),他会发觉,在这里我停了下来,关闭飞行模式,吃了饼干,聊了一会儿微信。

然后我重新起了个头——露生跑去看树了。

顺理成章地引出回忆。

回忆之后又是一次二元对立。

而不知何时,云生已经走远,火光映衬着他的背影走向远道。

随后不久,一艘星船在蓝色火焰中,烟花般地升上半空。

泪水决堤,冲开炭垢,就像飞机的身后,拖拉出了两条长长的白色迹线。这迹线慢慢慢慢变长了,拉过了两个人的一生,茫茫的二十载。

她终于也给了他一个离去的背影。就像以前他给她的无数个。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背影之前所有的代价,和之后所有的代价。只是,哭的还是她。

星梭升空的引擎声响起,他投去了目光。夕光里,涂装的反射让它金光闪闪,如同一道逆飞的流星,穿过了他的眼眸,穿起了长长的流年。他以前觉得她适合守在原地,他错了,是他不适合。

最后是结局:

目光里,那艘星梭忽地盛开,花瓣四碎飘落,带着茫茫的白烟,扑入到了海水里,高温腾起了一阵白雾。……什么都没有了。一瞬间,什么都没有了。他怔住了,迷茫地看着发生的一切。

故事的反思

我的故事力还不够强大,压不住读者的经验。

好的故事是一次体验,而我没成功让读者入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路还很长。作品是我的痕迹与路灯,告诉我前路还需要什么。

Issue 讨论——科幻的分类和定义

from 开智部落 alanjiauibe

历史最为悠久,知名度最高的科幻分类法是将科幻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

硬科幻(Hard SF)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硬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其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作者也会尽量让故事中的科技与出版时已知的科学保持一致。

软科幻(Soft SF),相对于硬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科幻作品。在软科幻中,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被降低了,而人、人性、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成为小说的描写重点。在手法上,软科幻更多地借鉴主流文学的技巧,塑造人物,铺展情节,抒发感情,表达主题。

虽然「硬科幻」、「软科幻」的分法常见诸许多杂志、网站和爱好者之口,但赞成者内部对“软硬”的定义也存在争议;同样,有许多人拒绝承认这种说法。

有人按照科幻小说的特征,把它分为三类:趣味性科幻、预言性科幻和社会评论性科幻。有人以作品对科学和人的未来所持的态度,将科幻划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类。有人以小说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的远近分为远科幻和近科幻。而阿西莫夫以历史阶段对科幻小说加以分类:1926年以前的作品为早期科幻,1926—1938年的作品为惊险科幻,1938年至五十年代的作品为科技性科幻,1960年以后的作品为社会性科幻。这种粗线条的分类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科幻的演变,对其他国家意义不大。

日本石川乔司和伊藤典夫在《世界科幻文学总解说》中,按照主题和样式的差异,将科幻作品分为九类,即:宇宙和异星生物,未来社会,幻想和奇异世界,时间和多维空间、人类进化,毁灭和末日,冒险及神奇性,讽刺幽默性,古典科幻。这种分类法貌似细致,实际上有诸多模糊、重叠与遗漏的地方。按照同样的根据,约翰·卢克特在《图解科幻百科》中分为17种,英国布赖恩·艾什在《科幻直观百科》中,分为19种,詹姆斯·冈恩在《科幻小说新百科全书》中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45种。

在《科幻文学概论》中,吴岩和吕应钟将科幻题材拆解为6个部分:太空旅行、超时空、多次元(多维)空间、隐藏的宇宙危机、外星人、外星怪物和太空英雄。但吴岩自己也承认:「这一分类方法也存在着涵盖不全的问题」

在《科幻纵览》中,郑军根据科幻作品中的主要事件和客观的科学技术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科幻划分六类:预言类科幻、创意类科幻、象征类科幻、传奇类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

……

个人以为对于一个事物的分类,只是对于既有作品的理解方式,为的是对于已有作品更好的理解,对于未出现作品的一种启示,如果这种分类成为一种硬性的要求,反而失去了意义,成为写作者的束缚

十三维补充

有一个科幻定义是:「科幻是难以置信的可能,而魔幻则是宛如真实的不可能

(编辑:十三维 2017-1-15)

相关文章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三季开智部落!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i0aFvc

  • 从核心意向和名字开始
  • 意向的二元对立与交错
  • 不断拼图演绎图景最终达到结局

分享导语:开智作家部落第一期「故事品鉴会」成果已经出来了,这次小魔女凋寒会教你何快速写一个故事,以及认识什么是科幻——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