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耘中品尝心流之甜 | 部落 2 月颁奖

收获最多的,总是那些默默行动的人 | 部落 2 月颁奖

img

-- News170628001 --

过复杂的机器计算以及组委会人工确认,开智部落 2 月份各奖项终于出炉。2 月份部落小伙伴输出依然给力,下面是全部获奖名单以及他们的内心独白,来看看这些同学走过的路吧。

红牛奖

为啥叫「红牛奖」呢?在部落中出现了一批自带发动机(勤勤恳恳学习,并能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前进)的同学,这批同学不仅完成了全部任务,而且笔记和作业质量都很高,特颁发「红牛奖」。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人,对各种科学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兴趣,所以也很幸运地能以自己感兴趣的法律专业做为谋生的工具。如果用两个特征来描述我自己的话,那应该就是自我驱动和极度自信,小时候学习成绩了了,但没想到后来居上,就现在分析来看,应该是自我驱动的源泉在某一天突然打开了。尝到甜头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愈加热爱求学。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加入了开智部落,但这次能获得红牛奖着实出乎意料。撰写卡片最大的收获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树(现在 Ulysess 已经成为我记各类事项的最佳工具),虽然等待小树苗成长的日子很难熬,但长成大树的那一刻,收获必定更加丰富。严格来说,个人输出的卡片并不多,虽然有很多外界因素干扰,但自身的驱动力还是最主要的原因。分析来看,卡片的输出是积累长期的收益,厚积而薄发。因此,对于很多受到生存压力困扰的同学,在输出卡片的动力上可能会小很多。个人认为,保证长期稳定的输出,必定要降低生活中各种干扰因素对自己的影响,有时候,远离人群并非是一件坏事。

自我介绍:这位同学比较害羞。

自我介绍:安居小城,孩子,家庭是生活日常。安静生活更需要面对内心,中间经历种种困惑挣扎,直到播下「开智」种子,终于安心做一勤恳农人,耕耘心灵荒地。

身处人群,曾一度被信息汪洋吞没,耳边呼啸伪科学,道听途说观点,未经验证的证据。当没有能力鉴别,不加区分任由各种模因潜入,坏思想如野草盘踞湮没心智,在骗子横行世道,被征收智商税却浑然不知。

种下「开智」种子,才懂得思想要分好坏。阅读经典,认知高阶模型,随着好思想模因浸润心灵,不断刷新三观,如投入水中石子,圈圈漾开冲击固有观念,颠覆常识。在开智,没有三六九等阶层,虽来自小城,身处小圈子,仍然有勇气完成不完美作品。

输出!输出!输出!最小行动!完成大于完美!

耕耘中时刻提醒自己。认清自己学习段位和投入精力,制定最小行动。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行动瘫痪。写作课上将这些高阶模型运用其中,最终独立完成BP。

内在动机下,头脑中没有那么多冲突与抗争。你看到的坚持,只是表象,坚持是常人眼中隐忍与痛苦化身。大脑爱甜点,如果说半年前第一次看难书,写卡片,大脑告诉我这不太好玩。现在大脑已爱上这个游戏。每写完一张卡片,完成一篇文章,就积累一次自我创造肯定。

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这是我们共享的智慧和美好。做一个勤恳的农人,在耕耘中品尝心流之甜,发现知识之美。

自我介绍:这位同学比较害羞。

自我介绍:一个在外部社会被习得性无助折磨地心力俱疲的我,在开智每收获一次鼓励就要开心好久,我们都知道要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努力,可被人看到和肯定的感觉,真的很棒,很美好。

自我介绍:好奇有余,行动不足。之前把自己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归结为自己发育迟,成长慢,近来才发现只不过是对自己天分不足的自我欺骗罢了。认识到这点之后,开始接受自己,即使已不能如上天选中之人那般,取得大的成就,但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内心已经起了贪欲,想要看一眼桥头的风景。二月份默默写卡片片,不曾想真的获得红牛奖~

自我介绍:花名阿炳(工作网络上皆用此名) 90 后奶爸,曾求学帝都,现杭州某互联网公司运营。因陈素封文章知道开智,惊喜万分,果断加入部落。爱学习爱思考的小伙伴们,给我很大压力。带娃时间紧,就努力保持最小行动写卡片。

自我介绍:这位同学比较害羞。

自我介绍:全职妈妈一枚。研究生毕业于韩国语教育专业,教过韩语,也教过中文。曾在韩中翻译中打过滚,如今热爱写作,盼在日常琐碎中觅得自己的桃花源。 非常惭愧,这两个月几乎没怎么写卡片。当助教说我三月获奖了的时候,甚至想不起当时卡片写的是什么。翻翻笔记,看看日期,那会儿刚生完二宝,身心还没恢复,我居然还写了不少卡片。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想想加入部落的初心,是为了逼自己一把,不断阅读经典,不停输出,期待某一天写作成为自己的桃花源。为了让将来的自己不后悔,我就继续卡片大法喽。

自我介绍:生长在泸州、大学在南京、工作在成都的90后。跑过马拉松、学过心理学、参加过认知写作学二期的交通设计师。

报名参加认知写作学二期是在本命年,混乱又痛苦的时期。大学毕业后稀里糊涂进了设计院,浑浑噩噩地工作,身心俱疲;然后换工作,依然不知何去何从,犹如困兽。眼高手低,想要改变,但不知如何改变、从何开始。直到参加认知写作学,被信息轰炸、被同侪压力,每天看到差距在拉开,怎么别人的笔记写得这么多这么快这么好?!然后发现,是自己心智没升级,学习不给力。阻碍自己的是僵固式思维,是绩效目标,是外在驱动……

毫不犹豫报名了开智部落。然而如尼采所说:「疲倦时,多年前已经战胜的老念头就又来侵扰我们了。」我还是会担心犯错丢脸,忍不住更关注结果,分清「是什么」和「为什么」。我的笔记会拖延到周日晚上写、Issue 关闭前提交,我的简书还没有写一篇文章,我的工作还没有换掉……对我而言,每周提交笔记成了一种设置,成了对付喧嚣纷扰、心猿意马的「正念」;而开智部落小伙伴们的笔记、工作号的推送,成了提醒我战胜「老念头」、旧习惯的声音。

自我介绍:绰号疯子,坐标山西晋城,职业教师,是一个喜欢读写,热爱生活的 80 后。

获奖感言:无意之中,收到了开智学堂的通知,欣喜之余,收获满满。自去年十月份加入开智部落之后,自己的生活就开始发生着改变,个人的成长进入了快车道,深夜读书,甚至都有重生之感。首先是对学习的认知发生了质变,由原先的输入为主,到现在输出倒逼输入;由原先的做事情先挑容易的,到现在干活先啃硬骨头;由原先的只知道思考,到现在去思考关于思考的思考。

其次是学习的习惯有了改变:每天晨间笔记 1000,每晚的重要事情一思,关键方法一问,效率极高的卡片学习大法,输出率极高的卡片串联大法。最后是学习的方向有了初步的明确,那就是先从短篇入手,创作出有价值受欢迎的作品,再逐步长篇谋划,创作自己的故事天地。观念的更新、习惯的改变、方向的明确自己仿佛生出了翅膀,目前,自己的公众号「疯读」已有近万人的关注,常常会有 1000+ 的「爆款文」在城市的朋友圈流传,而自己的写作被领导认可,工作岗位又有了调动。所以,关于开智,怎一个谢字说完呢。

不过,学习中还有很多遗憾。进入五月份之后,因为中考在即,关系每个孩子升学,所以读书上少了太多时间,不过还好,每月的书我早早就买回来了,计划到暑假里好好啃啃,把前两个月丢掉的补回来。

特别说明:通识部落的李俊婷、蓝玲、周赫,产品部落的林翼然、周巧鸽,作家部落的唐柳、葛梦君、徐文、刘杰、阮雨儿,依然达到了本月红牛奖获奖标准。但因奖项设置,上个月获奖的成员本月不再发奖,顺延给之后的学员,希望大家多关注他们的卡片和笔记。

初阳奖

为啥叫「初阳奖」呢?初阳者,若朝朝旭日,他们就好像从清晨一缕微光中诞生的朝阳,虽不如日中天,光芒万丈,却勇敢越过了地平线,将点点光芒投向每个远方,一点点努力进步,带给我们温暖和激励,让我们看到生命蓬勃生长的力量。所以对这些同学每月都有进步的同学特别颁发「初阳奖」。

自我介绍:我是刘继刚,落地西安,求学工作在青岛,一名机械工程师。具有理工科思维,却有一颗了解周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这颗好奇心让我体验运动健身带给自己的生命力,感触文字飘香的喜悦,最终有幸来到开智社群,真正开始探索心中的种种疑惑,同时结交各位拥有创造者思维的[异类]。

身处繁华都市,抬头已望不见儿时的漫天繁星,不是她们消失了,而是各种带有目的的灯光遮挡了本就微弱的星光。我们从儿时开始就被灌输各种道理,可感觉依然过不好生活,是它们过于繁杂以致我们无法辨识。我们就像不倒翁,虽然坚持自我,可头脑却被各种信息道理拨弄的摇头晃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是身处生命三分之一历程的自己,最大的幸运。

开智虽是一个社群,不同是这里聚集着与自己相同的异类,坚持卡片、Issue 等高效的方法,学习来自知识源头的经典,摒弃带有营销和各种传播利益的书籍,坚持终身学习,训练创造者思维,升级自己和周边人的认知。得到的是自己世界观的改变,见识了藏在各种魔术背后的秘密,抬头望见了儿时的漫天繁星。这种喜悦原本就有,开智让自己得以体验。

感谢开智团队给予的初阳奖,这是种莫大的激励和兴奋。秉着一颗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本真的通识教育,夯实立足之地,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同时体验探索的乐趣,收获付出的果实。与同行人共勉。

自我介绍:写的卡片有些还有印象,有些已经模糊了,不过最大的感触是碰到新概念,或超出认知范围的事务,会习惯性的去查谁是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什么情况下,因为什么而提出,我想这套思维过程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如果再深挖的话,我觉得是让自己不轻易去做评判了,多了好奇,少了争辩。

当然这个概念也不是碰到新鲜的,没有认知的都去查,因为搞清楚新概念的原始出处往往并不是 3、5 分钟的事,经常 1 个多小时过去了,由这个概念会引申出另一个概念,这样不知不觉 3、4 个小时出去了,就像小孩子进入森林,贪玩儿忘了回家的路,经常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这次只查一个概念,一个作者。

为什么能够保持输出量?其实也不是刻意保持了,本身从事的是教育行业,要想深耕这个行业恐怕是绕不过认知领域的,学到的东西经常会直接用到工作中,这样促进了自己的认知扩展,更加有动力去探索更广领域;有时听到同事们在谈论一个概念,大家讨论得很热闹,我一听就知道,大家对讨论的东西,没有经过深究,我一开腔,能感到大家注意力被吸引了,因为能观察到对方的瞳孔放大,这时内心也会飘过一丝得意(大脑释放内啡肽),大脑得到正向激励,并把感受存储起来,形成记忆。

有时也会以各种理由,工作忙,今天有点累等,没有完成相应的卡片,可能要再度挖掘如何更好的将卡片融合进工作,避免以强制自己的意识去完成卡片。希望与更多的伙伴一道,形成自己的有效套路,分享更多优质卡片。

自我介绍:名号洋洋洒洒,坐标北京朝阳,目前在是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爱好阅读与写作,平时喜欢插花、听音乐,自认为是个幽默的人,想要追求内心向往的那种恬淡生活。

最喜欢的作家是钱钟书,爱他的风趣与犀利。如果写出一部作品,让我有死而无憾之感,那一定是一部能够反映女性成长的小说或者是文集,在这个大时代,女性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后改变自己的生活,其中也包括自己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理解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紫牛奖

为啥叫「紫牛奖」呢?「紫牛」来源于赛斯・高汀的《紫牛》,意思是指紫色的奶牛会让眼睛一亮,特指创新出众的产品或服务。

自我介绍:丹尼特曾在「心灵种种」一书中陈述过,在承受损失之前,就开始思考可能将要承受什么损失,这就是波普尔生物比斯金纳生物进步之处。「让我们的假说替我们去死」。 我的感受是,输出,是在用各种方式对即将到来的损失进行预测,输出得越多,预测越准。

犀牛奖

为啥叫「犀牛奖」呢?犀牛者,传说中灵兽,难得一见,能感应灵异,故有「心有灵犀」之说。因此特别奖励那些能和读者心意相通,达到「你心、我心、天下心」境界的优秀文章作者。

自我介绍:刚加入开智部落时,对卡片创作法感到有些萌,觉着通过卡片能对学习方法提高多少呢? 但在后面创作过程中,就发现了它对知识积累的连续性。从阅读阳志平老师写的《工作谈》,里面内容干货多,科学术语比较明确,形成反常识也容易,在这个基础上,对搜索资料和找到元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认知行为习惯。

面对文学的模糊性,有时对创建卡片就又迷惑了,只好从大的概念写起, 从叙事,到文学,小说,再到意识流;从福楼拜到亨利詹姆斯;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威廉福克纳。你会发现,他们之间奇特的联系性,文学创作的基础变化过程,和能影响文学的代表人物,它们来回探讨的都是那些个。

卡片创建的学习方法,就像搭帐篷,先搭建起合适的框架,然后找到「加固」点,并稳固深入进去。希望后面能继续深入每个习到的概念,并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思维。

-- End --

编辑:张高峰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