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品经理的感受力提升 | 产品部落
-- Live161027002 --
十三维按:在强科学主义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时代,产品领域却似乎和艺术创作一样,逆流而上,愈加凸显出在时代的独特价值。设计与交互,艺术与创作,为什么这些领域不能光用科学理性就搞定?要创作一款好的产品,还需要、或者说更需要的什么?十点读书会创始人燕恬同学,这次在加入的产品部落里,开始讲述她经历过的产品故事。以下全文约 2900 字,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分享嘉宾简介
大家好,我是十点读书会创始人,也是一名不靠谱签约作家。在运营型产品经理的路上踩过一些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很开心和大家分享。在分享之前,大家可以提前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什么是感受力
- 你想象中的感受力和产品经理所需的感受力有什么不同?
- 如何修炼感受力?
感受力和它的小伙伴
因为身份缘故,和乐视、BAT、或者传统行业的等产品经理,接触很多,顶尖产品经理与普通产品经理,区别就一丢丢,在于什么呢?答案其实就在于感受力。但这样说又过于笼统,下面我来讲下感受力和它的小伙伴们。
首先是思维。思维能直接体现出人的感受力,以及理商。但是产品经理要求的不是单独某个侧面能力。 产品经理是一个交织着感性与理性的动物,产品能力六个字:深度、深度、还是深度。我特别喜欢中国的一个产品经理,就是是张小龙,他说:产品经理是离上帝最近的人。更具体来说,作为一个好的高级产品经理,需要有两个重要的能力,洞察力和创造力。 一个产品经理如果没有创造力,那就不用做了。如果你做的产品,和市面上其他产品没有重大的不同、重大的改进、原创性的东西产生,那你为什么做呢这个产品呢?我的看法是,如果一个产品没有创新,那就不要去做这个产品。 但是怎么做创新?现在都是积木式创新、组合式创新、微创新等,但很多新的东西是对全局破坏性的。虽然刚出来时很多人就会质疑,但这也是它的价值。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站在更高的视角,甚至全球范围内才可以。 因此,这种全局观能力对产品经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怎么办?也不用担心,绝大多数能力都是可习得的,需要积累。从新手到大师,可以采取刻意练习来进行修炼。 阳志平老师有一篇文章就叫刻意练习,这里推荐给大家。我自己也一直在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
然而光说创新能力,那是无源之水,你必须要触发它才行。因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那就是同理心 比如当KPI和用户价值冲突的时候,你有没有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思考考虑,你选哪个?又怎样去制作合理的KPI?我们做产品被KPI这种指标束缚太多了。所以如果是产品创新型的公司,创始人最好自己就是产品经理,这样才容易保证产品是你真正想要的样子,是真正为用户着想的,而不被数据绑定着。
此外,作为基本的思维技能,归纳的能力和演绎的能力也很重要,在这里不多说了。
小心市场和技术的误区
培养高感知的感受力时,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叫竞品调查误区。因为做竞品调研,你会找到让人心动的产品和一堆想骂的产品,结果那一两个好的就会成为你的限制,永远走不出来,你就不可能做不出有独特存在价值的产品。
我有一次在看张小龙分享的内部资料时候,他说当你去观察用户时,主要是从用户角度观察用户潮流,而不是产品功能。产品功能是为用户服务的,而不是比谁看上去功能多、或者有多强,这点一定要警惕。移动IM刚兴起的时候,其实米聊更早,功能更多。当时有一个版本米聊增加了用户聊天手写回复功能,并说等微信抄袭。但随后张小龙立即回应:微信不需要这样的功能。真的,不要狂妄地自以为用户有什么需求。
还有,另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于考虑技术问题。考虑太多技术层面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做出一个妥协方案,最终就不是一个完美的设计。我做产品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刁钻的人,常常逼迫团队,对产品不妥协。只有这样你,并且让别人才会懂得欣赏、发现、看出产品的美,然后把它设计出来。当然,这里最典型的榜样还是乔布斯帮主,他多次推翻方案简直把苹果团队逼疯,但也多次把不可能化为了可能,最终创造出这么多款颠覆世界的伟大产品。
以上两个误区,都不应该成为好的产品经理做产品的局限,产品经理应该尽力把你心里最好的产品拿出来。
感受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不被市场和技术这些指标性层面限制呢? 主要是培养自己的五感能力。这就需要你有一个好的品味。就好像即使一个小东西你拿在手里的,也要优雅、恰当、得体。
五感可以是训练的,眼耳鼻舌身。最先是视觉。大部分人的输入都是靠看的,各种文字、视频都是通过眼睛。一些人善于发现美,一些人不善于。区别在于,那些审美很好的人,因为看过足够多好的东西。产品经理就必须善于发现美,做出好的东西,让大家摸到、看到、用到、体会到。我看乔布斯传的时候,也有一点对我触动特别大,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带他的孩子去做审美提升。关于求知,阳志平老师特别提倡去知识的源头。同样对于审美,我也想说的是一定要去到事物的源头去看,这样才能看到足够好的东西。
再说听觉,一样的道理。很多人听音乐很单一。但为了建立好的品味和对音乐的感知,我建议大家多听不同种类的音乐。以前我很讨厌听民谣,然后我去民谣的时候,我听到了对故土的热爱。这样激发了我们整个大脑区,使我们更通透、更灵性,创造力也就出来了。
还有触觉,我们国家的人们普遍缺乏触觉记忆的感知能力,都比较拘谨。但如果你开始尝试用手去分辨不同的纹理,这样你对抚摸到就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如果你没有训练起来,就会缺乏对材质的感知。你就忽略你手的感觉能力的成长和发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创意总监陆蓉之女士,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就特别喜欢用手去触摸,包括各种物品、动物,甚至是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当然了,这方面若是女孩,会有一点优势,不会被当做流氓。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么做的重要性,并刻意让自己去身体力行。
我们一定要清楚,心是一个接收器,而五感是你的输入装置,把你的输入装置尽可能的保养好、用好,这样才能提升的感受力,才能有创新的根基,去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的不二法门。
以上感谢梓讯整理 (编辑:十三维 2016-11-4)
- The End -
↓↓↓戳原文,预约第二季「开智部落」!
投票
看完文章,你的想法是:
- 怪不得我做不出东西,原来我忽视了自己感受。。。
- 理科生表示要改过自新
- 我要再好好感受一下这篇文章。。。
↓↓↓戳原文,预约第二季「开智部落」! http://openmindclub.mikecrm.com/i0aFvc